当我们说到“事工”时,很多人会联想到在教会里参与敬拜赞美团队、在小组里带领查经、去医院探访病患、教导主日学学生、带领青少年团契等。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跟大家谈谈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的一项事工——陪伴。
为什么我会想谈这项有关陪伴的事工呢?
很多教会常常认为事奉的人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无法好好帮助所有会友在属灵方面成長。我个人认为,教会举办课程、工作坊、训练、讲座会虽然很好,但有一些比较复杂的个人或家庭问题,并不会因为参加了以上聚会而马上得到解决。不少人或家庭,其实需要一些比较成熟(不是没有瑕疵,而是灵命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基督徒或家庭来拉他们一把,陪伴他们、聆听他们、为他们祷告,并持续关心他们。慢慢地,这些人和家庭会更加依靠上帝。当他们学习依靠上帝时,他们就有智慧和能力,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教会里,这些需要“陪伴”的人太多了,因此牧师、传道和同工无法满足全部人的需要。如果有更多人看到这项陪伴事工的重要性,那么许多家庭或个人的属灵生命,将能够再次被更新,进而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活出上帝要他们活出的生命。
我自己也是陪伴事工的受益者。这需要从二十多年前,当我确诊精神障碍时讲起。
那时,我住在我工作的基督教机构的宿舍里,其中一位舍友是外表很严肃的同工,我听说她对每一位所造就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那段休养和调理身体的日子里,这位舍友每天早上七点多一定坐在客厅,等我一起到附近的公园慢跑。她自己曾是大学里的篮球队代表,但却不厌其烦地陪我慢跑,每天鼓励我要跑完几圈、要跑多少时间。除了陪我跑步外,有些晚上,她结束事工回到宿舍后,还听我说心事。她听了后没有随便评论,更与我一起祷告。
我的另一位舍友,在我睡不着时为我按摩头部,让我能够放松,慢慢地入眠。还有一位舍友则陪伴我一起去精神科复诊,让我能够更清楚地向医生交代我当时的进展或状况。
这一群陪伴我康复的人,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他们的话很少,他们聆听后很少给予意见。但他们无声的陪伴、祷告的支持和爱心的行动,在那时候,带给我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后来,我的精神状况就慢慢地稳定下来了。
以下几点,是我认为在陪伴事工里,需要特别留意的。
一、陪伴,需要与对方连结,但也需要有界限,毕竟我们都是有限的。
从好几年前,我开始有规划地安排我的时间,主动关心身边的非信徒和基督徒朋友。我认识的其中一位邻居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后来她的丈夫去世,她成为独居老人。我会定时去她的家听她说说话,偶尔帮她买菜和肉,有时陪伴她吃个早餐,或者送一些饼干和咖啡过去,让她开心一下。在我搬家之前,我特地载她去理发和买日用品。她很不舍得我,但我对自己说:搬家后我就需要祷告,将她交托给别人来陪伴了,毕竟持续且长期驾车到2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探访她,对我来说有点吃力。如今,我还是会透过电话,偶尔关心这位老人家,并且在祷告里记念她的需要。
在陪伴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与某人建立深厚的关系,因此,我建议只陪伴同性别的人,同时也需要谨慎,避免对方把情感依附在你的身上。我们需要求上帝赐我们智慧,将那人的焦点转向上帝,因为唯有上帝可以满足人心的需要。而当我发现陪伴某个人是有一个时限的时候,我就更加珍惜那段可以陪伴他的机会。
二、陪伴不是帮助对方解决问题,陪伴是聆听和敞开分享,然后将对方的问题交托给上帝。
最近我陪伴的一些人和家庭,都遇到人生中非常棘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艰难。我对自己说:我只是他们的朋友,不必背负他们的担子。当我聆听了他们的困难后,我需要在上帝面前花时间来为他们好好祷告,这样我才有可能从那担子里走出来。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也学习敞开自己,分享在刚强中和软弱中的自己如何经历上帝的丰盛。我们所陪伴的人需要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基督徒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活出信仰,他们并不是需要一个属灵伟人。当我们敞开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时,对方才可能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参与在他们的生命里。
三、陪伴的事工不会带来丰盛的成果,反之需要默默地付出,然后等候上帝来改变那个人或那个状况。
冠状疫情发生之前,我在教会里参与主日学和午餐团契事工(负责洗碗)。我对丈夫说:“无论我多尽力预备课程、多关心我的学生,我无法确定他们的生命一定会成长。但只要我站在洗碗槽前够久、够努力,我的碗一定可以洗完和洗干净。”
这说明当一项事工涉及人的生命时,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我们无法掌控这事工的果效。唯有上帝能使人的生命成长、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使一个人更加渴慕上帝的话。
当我们在陪伴的事工里默默地付出时,我们自己也需要时刻活在上帝的爱里,才能继续有爱心和耐心来陪伴别人。更理想的是,我们也有一、两个陪伴我们的属灵长辈,可以在我们生命遇到瓶颈时给予我们指引、聆听我们、为我们祷告。
总结
我自己在个人的生活和事奉中,有一班忠心为我祷告的代祷团队,也有两对夫妻持续关心我们的家庭,陪伴我们面对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挑战。陪伴的事工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地,藉着一群顺服上帝的基督徒,将上帝的爱传达给身边的基督徒和非信徒。
你是否也愿意成为陪伴事工的一分子,好好地为自己或你的家庭进行规划,以便可以去关心一、两个在你身边的基督徒和非信徒呢?

吴金婵
已婚,有一少年儿子。
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他们的单纯和信心带给我许多学习和反思,让我明白我也需要单纯地信靠全能的上帝,卸下忧虑给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