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职业,其中一个就是一些男女,献身给上帝然后在基督教会牧养上帝的羊群。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份最与世无争的服事(连工作这个字眼都觉得太过市侩)——老板是上帝,其他都是温驯的羊儿,而牧者只需要教导一本圣经,简直是太简单了——可是,教会毕竟坐落在红尘中,沾染了世界、情欲和自我中心的习性,一个牧者要如何在这具特殊性质的环境中生存,并且生存得好,就是一项需要学习的功课了。
- 你在何处牧羊?
套用我神学院老师一本书名,我认为一位牧者需要好好地去了解自己羊圈里的生态环境、每一只羊的个别差异,并羊圈之外的大环境。很多时候,我们由于个人选择、或是被调派的缘故,会在一间教会服事至少好几年的时间。每一只羊的名字和外表我们是记住了,但是这些羊儿内心的状况,我们是否越来越了解呢?如果不了解,那我们会面对推动事工时的阻力,导致许多压力和沮丧挫折。举例:有个常来参加祷告会的姐妹突然不来了。妳或许会猜测她是否没有空,或是最近和上帝的关系不太好,所以不想参加祷告会;还是身为牧者带领聚会带得不好以致别人都不要来参加聚会了。直到你去深入了解,才发现她是因为与另一个姐妹有些误会,为了回避她而没有来参加祷告会。这个时候,一方面自己会松了一口气,因为和自己无关(就是说不是因为祷告会带得太沉闷,或是教导时得罪了人);另一方面,会看到自己其实很多时候都不太敏锐于弟兄姐妹之间的感情是否有变,而继续盲目地去推动,结果是大家服事得很别扭。又或者在教会也常遇到弟兄姐妹对读圣经没有兴趣时,牧者不断的抱怨弟兄姐妹对属灵的事没有追求,却无视现代人因为快速且吸引眼目的传媒影像对阅读已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的现象。对读圣经兴致缺缺的现象,常使牧者们忧心。当忧心时,我们是否正视自己的心态呢?是继续好好在其中引领羊群吃有营养的食物(真理的教导),还是退而求其次,只用一些稀释的故事来满足会众的耳朵?
因为这当中牵涉的, 不但是整体教会、团契或小组的气氛,更是考验一个牧者长年累月在讲台上循循善诱,没有看到讲道及教导的果效时,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就感”的问题。许多牧者会觉得疲乏,常是因为怀疑自己所做的,在弟兄姐妹身上无法看到回馈。但是,这其实不只是一方需要努力的,而是双方都需要为自己的属灵生命负责。如果牧者能够认清自己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操控者,比如以为在教会规定大家要一年读完整本圣经,如果做不到心底就会给会众标签,那就又成为另外一个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事了。
另外,如今牧养教会也无法不进行社区服务——到学校去教导品格教育、安排医务人员做医疗服务、在教会进行课后辅导安亲班等。教会盼望透过这一些对社区居民有帮助的服务,可以让人更容易接触基督徒生活原则。在进行这一些服务时,牧者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当地居民,这是一件好事。在教堂四面墙内呆久了,牧者很多时候会忘记了在羊圈之外还有需要牧养的羊儿,失去了如何用适当的词汇来沟通和传达上帝对那片土地的人之爱与关怀的能力。多年前,就有个牧师亲口说出自己的无奈:一周之内只有非常有限的时间和教堂之外的人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这是牧者们需要好好反省和注意的地方。毕竟,处在社区里的教堂不只是需要照顾羊圈内的羊儿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会众在潜意识里会二分法:牧者对圣经及属灵的事很在行,但是对于社会上政经文教种种议题,却一窍不通。这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他们觉得牧者在台上教导的在社会上用不着。因此,星期天的信息听一听就好,周一到周六,还是听马云、巴菲特教导的比较好。更甚的是,有一些牧者以为会众还不至于会去网上搜寻牧者传讲的东西源自何处,所以可以整篇讲章都一字不漏的照本宣科。牧者若是如此的轻看现代羊儿们的实力,羊儿们也会在骨子里看轻只把自己关在四面墙,不愿意继续进深的牧者。
熟悉自己的羊,了解自己的牧区及其中的人事物,是牧者需要注意的事。
2. 你有牧养自己吗?
不管大小教会,如果认真的话,牧养的工作都十分繁重——讲道、行政会议、探访、人事,极轻易让人耗尽。这些事奉内容和一般公司的经理看起来大同小异(演讲、行政、管理,人事),但实际上牧养牵涉的更远更广,因为属灵的事情,很多时候无法量化。无法量化的东西却被要求用数据来评估的话,更是许多牧者的梦魇(一般上总会/大会都会在开年议会前要求交上不同的数据,方便评估)。因此,要如何牧养自己的内心以致可以强大面对压力呢?
首先,我认为需要认识自己的才干恩赐,接纳自己的短处软弱,并定意成为一个敬畏上帝的人。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全能的,所以,在一间教会里,千万不能假设当你讲道很强的时候,探访时的慰问工作就一定可以做得好。虽然这两者都牵涉到讲话的技能,但也需要评估自己的个性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喜欢与人相处还是喜欢单独工作?在台上不需要个人的接触,但探访是需要的。内向的人如果被要求一直要和人说话,是一件非常疲累的事情。如果一个牧者认识自己的个性,就会按着自己可以接受的步伐去安排事奉内容——一周两次的探访改为一次,工作可以分摊来做,不急于一时。当会友对牧者的工作有意见或是比较牧者之间不同的才干时,牧者也会有把握坦然分享自己的难处,及有智慧的向人展示自己如何尝试去克服软弱,并尽力发挥长处好好事奉。虽然进展会慢一些,但都是一种前进的步伐。我十分相信,一个牧者尽管不是最优秀十八般武艺都精通,但只要他在各样的事情上能得体的应对和处理,并展现出真诚爱上帝的心,凡事先思考是否讨上帝喜悦,仍然会在人前得恩宠,有美名。最怕的就是,由于不甘于接纳自己的长短处,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模样,就东施效颦,结果最后压垮的是自己。
接下来,牧者需要认知外面的世界已经习惯用绩效来评估人,牧者在教会也不能免于人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教会质与量的成长也是牧者需要自己去揣摩的。有些牧者全然否定数目字的重要性,只要有人问起教会人数成长率就觉得被冒犯。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个数目字代表一个生命的得救,那我们就不会轻看这样的评估了。反过来,有人想要用会友一年读了多少遍圣经,参加了几次的祷告会来判断一个人的成长时,牧者也会留心注意到这些属灵操练本身和一个人属灵生命状况不一定成正比。免除了数目字对牧者的“辖制”,一个牧者会更自在地事奉上帝。
除此之外,如何处理各样情绪,并受伤后的内心护理及关顾,都是牧者在牧养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忙忙碌碌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许多在牧会时留下的情绪伤口都没有好好地清理。一旦发炎,带来的常常是灾难性的心理忧郁和生理上的疾病。因此,牧者们需要问问自己:我有朋友倾诉心情吗?我有适当的管道去面对哀伤吗?我愤怒时除了对上帝大吼大叫,还有其它可以允许我爆发情绪的地方吗?太多情绪受伤的牧者,最后都黯然离开牧养的工作。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牧者需要认识到一件事情:和上帝的关系再好,牧者还是血肉之躯,是一个会受伤的人。当然,和上帝关系密切,会让人更快的痊愈。因为知道上帝是大牧者,祂掌权以致坏事在祂手里不至于会失控,祂使我们躺卧安息,并用祂的喜乐油浇灌我们。
最后,我认为牧者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家庭的牧者在饮食上可能会有所顾及,但是许多单身的男女牧者,如果一个人在外面居住,常是饮食不定,营养不均衡以外食填饱肚子。长期下来,对身体肯定带来不好的后果。至于运动的习惯,更是许多牧者忽略的——所以,不要奇怪为何没有大鱼大肉的牧者很多都有三高的健康隐忧。
读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笔者没有写牧者需要注意的是读经、祷告、避静。。。这是因为,如果身为一个牧者,这些基本功都没留意去实践,那还谈什么牧养群羊成为群羊榜样的事情呢?:-)
而以上的牧养原则中,我相信在任何的行业,也是可以应用的原则——你在何处牧羊?可以是坐落在KLCC的石化公司,或是授业解惑的学校,更可以是你拼手抵足建立的家庭。

黎陛珠牧师
毕业于台北中华福音上帝学院道学硕士,曾在马来西亚学园传道会多年服事大专生及职青。目前在麻坡长老会三一堂巴莪布道所服事,也兼顾巴冬长老教会的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