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30, 2025

陪伴中成长,感动在延续

依然,还是同一班孩子。神的安排下,学校终于来了主修学前班的老师,而我这个暂时执教学前班的小学组老师就得回到小学去了。巧的是,带了两年的孩子也即将上一年级。我立马向校长自荐成为他们的级任老师。毕竟,和这些孩子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熟悉他们的性格,也了解他们的学习节奏。能继续陪伴他们,是神赐给我的祝福和托付。

陪伴中成长,感动在延续 Read More

属灵的塑造—谦卑服事

2013年《时代杂志》有一篇文章〈服务他人可以如何拯救我们〉(How Service Can Save Us),报道许多退伍军人面对创伤后遗症:有的人晚上必须把枪放在枕头底下才能入睡,有的人藉着酗酒麻醉自己,生活失去目标,甚至多次想举枪自杀。在美国的 Mission Continues(使命延续)机构就帮助这些面对创伤后遗症的退伍军人,参加为期一星期的社区服务活动,例如赈灾、盖房子、油漆、教导、照顾病人、种植、赛跑、骑脚车等等。

属灵的塑造—谦卑服事 Read More

成为职场灯塔

“灯塔”是许多人喜爱的象征,它代表着指引方向、成为世界之光,以及黑暗中的明灯。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灯塔背后的科学原理,而这些原理,其实能为职场上的基督徒带来深刻的启发。灯塔并不仅仅是一个高塔上装着油灯或电灯那么简单。要让灯塔的光在漆黑的夜晚被二三十海里外的船只清晰看见,并非易事,其中蕴含着重要的科学突破。

成为职场灯塔 Read More

手足间的情谊与矛盾

在我还未为人父母时,曾好奇地向前辈们取经:该如何帮助老大适应成为哥哥或姐姐的身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建议,是要代表宝宝送礼物给哥哥或姐姐,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老二的到来不是一种威胁,反而是一个祝福(毕竟有礼物收嘛!)。另一个建议是,要让老大感受到作为兄长的责任感:弟弟或妹妹是家庭的一分子,他可以协助父母照顾他们,分担一些任务。

手足间的情谊与矛盾 Read More

从迷失到重生:我的信仰旅程和成长经历

我从二年级开始参加主日学,到了五年级时决志信主。少年时期是我在教会服侍最热情的时候。记得在一次少年营中,一位牧者鼓励我们在选择伴侣上不要随便找对象—尤其是非信徒。他提醒我们要找一个愿意在属灵上一起成长的伴侣。那个时候,因为我对信仰非常热忱,信誓旦旦地告诉牧者“我绝对不会随便找对象”。

从迷失到重生:我的信仰旅程和成长经历 Read More

层级组织中的生存之道

2019年我们的公司被一个德国集团收购,我就从一个小公司的总经理,突然进入了一个庞大和复杂的外商公司里上班。我的上司是东南亚区的董事经理(MD),在他之上还有亚洲区的董事经理,而亚洲区最终汇报给位于德国的总公司。层级的组织和架构使得这个自1888年成立以来的集团一直运作到今天。

层级组织中的生存之道 Read More

悲苦中的领受

不久前,门徒小组一个组员问起我怎么没小孩。我边回顾,边与她分享我的经历。

我和丈夫非常喜欢小孩,并计划至少要有2个小孩。婚后隔年,我就怀孕了。我们开心地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如同一般孕妇,我开始面对孕吐的疲惫、身体的转化;肚腹逐渐凸显,每逢看见别人抱着可爱的宝宝,心里都很羡慕。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就快当妈咪,更是期待万分。我也开始为即将来临的小孩装备自己。胎儿四个月大的某一天,突然来红,我心感不安,赶紧见医生。

悲苦中的领受 Read More

你我相伴 — 谈家庭导友的可行性

当我的教会(百美卫理公会)在2022年开始推动家庭导友(Couple Mentoring)的计划时,我和Joseph(我的先生)都很兴奋。这是因为我们在结婚10多年后,多多少少也累积了一些经验,可以和年轻的夫妻分享,好让他们在婚姻里少走一些冤枉路。此外,我们也希望可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成为聆听者和代祷者,陪伴他们一起走过婚姻里的起起落落。我们也相信年轻的夫妻将提醒我们夫妻俩要继续保持浪漫的关系,而他们的热忱和活力也会感染我们的!

你我相伴 — 谈家庭导友的可行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