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智慧加品格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目标。我本身从事国中补习教育这一行将近9年,我渐渐地发现,对于少年人的教育,我们应该以亦师亦友的方式来进行。在传授知识的当儿间接教导正确的品格应是现在教育的真正趋势和方针。
如今,马来西亚的教育不再局限于死读书、读死书的模式。评估考试中也加入了许多“高思维及应用”的题目。身为老师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引导他们多发挥自身的创意,你会发现原来孩子们的想法有时比我们大人更新颖且具有独创性。
德国首席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曾说过:“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得到同样的发现。”另有篇文章提到:“很多的创新是来自于思考,如果我们总走在前人已踩出的路上,我们将不会发现新的世界。”所以在课堂上,若有学生举手发问,或我给了某个题目的答案,但学生却想表达他们自己的答案时,我都会非常乐意聆听及给予回应,唯前提是不能耽误教学进度。每次的聆听都让我学习很多,比如忍耐和包容,毕竟有时学生给的答案实在太过无厘头或没逻辑,令我啼笑皆非。
凭信心坚持原则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工作上的信心。自信不是自满也不是自负,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常被提醒,我们是藉著上帝的道建立信心,也务必要在至圣的真道上建立自己。但走这信心的道路实在不容易,总会面对很多挑战。
在读文章的你,以前念书的时候是不是不喜欢老师给你很多练习题?相信你也肯定不喜欢老师常在课堂上给测验吧?然而,我就是这样的老师。我常会给学生做很多的练习题,也会在完成一课或一个单元时就给学生测验。这是因为我深信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除了神的救恩),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努力去做、勤力去做。每天多做一点,慢慢地累积起来,未来我们便能收获自己想要的成功。
由于我不是一个“宠学生”的老师,所以难免会流失不少的学生。毕竟在我的补习班里,学生需要做功课、被检查作业、被要求多思考,甚至轮流回答问题。这些要求就足以“吓跑”不少学生。当我坚持以上原则时,我的收入间接地会受到影响。当然,我的信心也曾动摇,心想着我是否应该效法其他同行,把书教好就好,其他的则不必理会。但神的话提醒了我,罗马书5章3-5节说到:“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与学生同受益
教书近9年,我发现坚守原则是正确的。虽然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学生也被吓跑了不少。但感谢主,目前为止我的补习班学生在成绩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也在考试中取得优越的成绩。我相信这是天父的恩典,让我有信心地去走职场的每一步,也感恩祂愿意透过我去祝福祂所爱的孩子们。
因此,每当学生举手发问,问我:“老师,你觉得我的答案可以吗?”我心里都会默默地感到欣慰和开心,因为他们愿意思考、愿意尝试、愿意沟通。在职场的这些年,不只是学生获益,我也从中学习很多、得到很多,感谢主!

徐旖嘉
柔佛哥打丁宜晨星补习学院院长